翁定耀,系汽车工程学院学生,于2012年3月参加德国乌尔姆应用技术大学双学位交流项目并赴德学习2年半,于2014年7月从我校毕业。
2008年夏天我作为一名大学新生,进入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,开始了热能与动力工程(汽车发动机)专业的本科学习。在进校伊始,经老师介绍,知晓了本系与德国乌尔姆应用科学技术大学,即Hochschule Ulm的交流项目。因而报名参加了中德班,在每学期课程之余,进行了德语的学习。
我荣幸地在2011年末,通过德语老师以及马讯老师的协助,顺利通过审核,拿到HochschuleUlm的入学通知。在2012年3月,登上北京到慕尼黑的飞机,开始了这次难忘的留学之旅。
期间经过了3个学期的在校课程学习、考试、1个学期的实习、最后一个学期在公司的毕业设计,总共2两年半,顺利通过考核,拿到了德国的本科学位。但对我个人来讲,我所收获的,远远不止一张学历,而且我确信自己在以后的生活、工作中,会从这段经历中获益颇多。
在此报告中,我将从学业、日常生活、实习经历三个方面来简要记述我个人的经历和自己的收获,希望对这个交流项目和之后的留德学生有所帮助。
学业方面
即使我们在国内学习了不短时间的德语,相关课程也是我们熟悉的汽车、机械方面,但是语言依然是我们最大的问题。初到德国时,基本很难听懂教授在课堂上口述的东西。这应该在留学生中-----不论哪个国家------是普遍存在的问题。不过,我们有的优势在于,课程本质上的难度并不会很高。举例来说,第一学期需要学习的几门基础类的课程:电工学Elektrotechnik,编程Programmierung,热力学Thermodynamik,流体力学Strömungslehre等,难度都不高,甚至通过自己读课件、做习题、搞懂德语的表述方法顺利通过考试都没有问题。
虽然相对来说考试难度不大,但必须注意的是,要将每门课程在很短教学时间内汇成体系有很大的难度。所以如果想拿好的成绩,就需要有始有终的把每个章节的重点都掌握清楚。
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课程,可能就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几门,比如热力学、动力学的实验笔试,还有Regelungstechnik,除此之外,就是比较耗费精力的机械设计作业。
理论性比较强,意味着在考试中会有长篇大论的题目和回答。课件中的知识点也需要我们跨越语言的障碍去理解记忆,这样才能在相对比国内短很多的考试时间之内,完成试卷上大部分的题目。我个人也是在这些课程上大费周折,花了很多时间去翻译教授的课件,机械地背了很多自己不甚理解的东西。这也是我自己在平常没有做足功课的后果。在之后两个学期中,我在一些类似科目中,就会在平常就尽量熟悉课程内容,课下多读多查。这样在考试比较密集的学期,就不会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。
图1 Hochschule Ulm 内
在德国的学习过程中,很重要的一点是与教授的交流。德国的教授给我的印象都是非常尽职尽责、和蔼认真。与国内不同的是,国内学校学生人数众多,老师们分身乏术,很难每个学生都照顾到。但在德国,每个教学班最多不过30多人,很多时候少于20人。课下,甚至课堂上,都可以提出问题,然后得到教授的讲解。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,Konstruktionslehre的作业,在头两个学期,让我感觉难度很大。经过和Schutz教授的交流,他提出每周周六下午抽出时间在学校给我们协助。经过反复的提问、修改,最终顺利通过了这门课程。而且自己的语言水平也得到了提升。还有一点就是在之后的Studienarbeit、Praktikum以及Abschulussarbeit中,单独与导师的交流更是必需的,我们必需熟悉与德国教授的接触、交流、约定时间地点这种过程。这样一来,给之后这三项做了很好的铺垫。因此,在我自己看来,除了自己单方面的努力,与教授的互动交流是最重要的一点。
此外,训练自己的口语能力,也是不能懈怠的一项。我们不仅要会表达,还要能熟悉掌握Präsentation。这在我们初入德国时,会感觉很难适应。这当然很正常,但经过这方面的课程和TechnischerBericht的训练,在实习和毕设时,很容易就做到轻车熟路了。其实只要我们把心态放好,国外的学习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,很多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去尝试。国外的环境很适合我们静下心来去钻研,只要肯花时间,主动去想办法解决,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法,克服各种难题,通过考试和其他的考核。
实习经历
第四学期的实习学期,是很重要的一环,也是我们很头疼的一项,作为中国学生,在德国找到实习岗位,确实有难度。我们有很多途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虽然我通过教授的帮助,在戴姆勒公司得到了实习机会,但是我不觉得只靠自己投简历,面试去找实习岗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对于实习必须早作安排,早些着手准备,自己投简历,再联系教授。或者同高年级学长交流,这样就更容易找到合适的机会。
我在戴姆勒公司的实习,让我受益很多。首先是首屈一指的汽车公司,感受到了这样的企业之中的工作氛围,开阔了眼界。也锻炼了自己的工作能力,提高了语言水平。
图2在戴姆勒公司实习的部门同事合影
在实习期间,我主要负责激光堆焊的实验协助工作,试样结果的检测总结。在这个过程中,与工厂的技工,实验室的同事,以及其他部门的德国同事接触很多。经过我自己的观察,学习到了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德国人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。我觉得对于德国这样的汽车强国来说,他们的工作态度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。不仅对于实验方案,实验过程,还有在结果分析中,我都能感受到德国人一丝不苟的较真态度。哪怕是整个方案推倒重来也要追求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数据。
他们这种认真的态度,才能提到了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。我们总是在感叹德国人工作时间短,假期多,工作好像很轻松自在。这些不假,但是这都是建立在他们在工作的时间内,对于工作是高效,精细的去完成的。我以前在国内时候有很多毛病,比如人很懒散,学习做事似是而非。通过亲身去经历这样一个实习过程,我自己有了很多的反省。这对我之后的工作,非常有益处。
图3 Sindelfingen的奔驰工厂外一景
我在实习完成后,经过与公司Betreuerin和Teamleiter的交流,得到他们的肯定,也建议我继续进行相关课题的毕业设计。这样我也继续留在该冲压模具研发部门,完成了4个月的毕业设计,顺利答辩,写完论文。
在整个过程中,我都面对的是几乎完全陌生的知识层面。在金属材料方面知识的匮乏,让我开始时遇到很大阻碍。我通过工作时,自己的空闲时间内,阅读文献,查阅资料,对比中德两种语言的相关资料,克服了这些困难。最后得到了不错的实习评价,毕业论文也是得到1.5的好分数。我从中所收获的,更是这样一个面对问题,寻求解决的过程。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都是得到了提升。
所以在德国的实习经历,是对我来说独特又充满挑战和乐趣的一段经历。
日常生活
德国的日常生活,刚开始会感觉有些乏味。但如果我们能积极去融入,也会很有趣味,很有意义。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和德国人交朋友。我是个爱交朋友的人,不管我在哪个学生宿舍的WG里,我都交到了关系不错的朋友。刚开始甚至用英语交流,而到了后期,就可以很自然的同他们用德语聊天开玩笑。如果有相同的兴趣爱好,这就是和德国学生取得联系的最好途径。足球,旅游,汽车,中国文化,都可以成为很好的话题。
在课程之余,我会时常在WG的厨房和室友们一起吃饭。有时也会相约互相做德国、中国的特色菜肴来品尝,这样非常的有趣又融洽。我们也会相约一起去骑自行车郊游,踢足球,参加乌尔姆本地的特色节日,在这些交际过程中,学会了很多和德国人相处的方式,同时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,也会得到他们的帮助。
但是也要注意一些和他们接触的正确方式。比如对于私人空间的尊重,这点是很基本的。我们需要把握好度,聊天问问题和开玩笑的方式。不论如何,都要在一个互相尊重的出发点上。而且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,我觉得需要注意的一点是,西方人对于每个人是一个个体的认知。尊重他人,也要对别人,或者与人交谈时提及的第三人,也要有一份尊重。不可轻易去评价别人生活处事方式的优劣对错,否则,将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。
图4在慕尼黑的Oktoberfest上
除此之外,在德国体验他们的文化也是对我来说,很难忘的经历。不仅喝德国啤酒,吃德国的香肠,猪肘。更要去体味他们的文化。我在闲暇时候,去周边城市逛逛,看看他们的每个地方,了解他们的历史。比如,海德堡的老城,法兰克福的美因河,慕尼黑的啤酒节,斯图加特的奔驰、保时捷博物馆等等。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。
综上我所简述的留学经历,我非常感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老师、领导,给我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,能让我在德国度过了这样的两年半难忘的时光。我从中受益匪浅,也会受益终身。我希望这个交流项目可以继续开展,更加深入,有更多的学弟学妹能有机会去德国学习生活,希望这个项目越办越好,让学生受益,让学校受益,让我们自己的汽车产业受益。